旗袍,冷艷香凝。一想到它,就仿佛感覺到了那種曠古的憂傷和哀怨。不管橫亙了多少蒼茫歲月,無論經歷了怎樣的風塵遮蔽,旗袍那織金繡銀、鑲滾盤花的華彩始終長留天地人心。
風情萬種的旗袍是每個女人心中的美夢。
穿旗袍的女人,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優雅和溫柔的氣質,小巧的立領讓女人白晰的脖頸更為纖細,質地輕柔的面料輕輕裹著女人軟玉溫香的身子,流暢明快的線條使女人的身材曼妙動人,這種實實在在的嬌柔細膩和嫵媚甜美,足以讓女人風情萬種,而無可比擬的文靜嫻淑和從容不驚,更是西方女性打造不出的韻味。所以說,旗袍最適宜東方女性。
旗袍,中國女人的驕傲
旗袍,被譽為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,是中國女人的驕傲。中國女性的頭、頸、肩、臂、胸、腰、臀、腿以及手足,構成眾多曲線巧妙結合的完美整體,均在旗袍的襯托之下盡顯無遺。而中華女性賢淑、典雅、溫柔、清麗的性情與氣質,也盡可在那流動的旋律、濃郁的詩情與瀟灑的畫意之間細細體味,旗袍所體現的內外和諧,堪稱達到了服裝的極致。
旗袍尤其能掩蓋掉中國女人腰長、胸部不太豐滿等身材缺陷,更能突出中國女性特有的風情與魅力。正面觀之,端莊得體,沒有露出一點不雅,十分符合中國傳統的保守觀念;然而側看另有一番風味,不僅“S”型盡顯無遺,腿上的開岔更是一道風景線,隱隱掩掩的,勾起男人無限遐想。重要的是,這開岔可不是徒有虛名的,而是為了方便行走的實用性設計。而有品味的女人,通常都會度身定做旗袍,因此非常合身,而合身對旗袍來說非常重要。
什么樣的女人穿旗袍最美?
什么樣身材的人穿旗袍最美?首先,肩膀要溜,端肩闊背的人穿旗袍會顯得雄偉,缺少柔美;其次,腰要細,腰身太粗的人穿旗袍都不漂亮;臀部要豐滿;還有,脖子要長,高領襯長脖,有一種娉婷的美;另外,胸部大小要合適;當然,個頭要適中,1.60-1.70米最合適,過高過矮都會破壞旗袍的風韻。能把旗袍穿好的女人,是極品女人,猶如花樣年華里的蘇麗珠、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。而這些,都是只能在過去的影像中驚鴻一瞥的人兒了。
張愛玲說:“衣服是一種言語,隨身帶著一種袖珍戲劇……貼身的環境——那就是衣服,我們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里。”張愛玲非常喜愛旗袍,她有各式各樣的旗袍。織錦緞絲旗袍,傳統且略顯華貴;稀紡旗袍,輕盈而嫵媚;鏤金碎花旗袍,華麗而高雅;黑平緞高領無袖旗袍,凄美哀愁而不失神秘。她穿旗袍的形象已深深地烙印在傾慕者的記憶里。讀著張愛玲的文字,看著她那穿著旗袍的照片,便可以聞到一股歲月的味道,流年的暗香和生動的苦澀淡淡飄來。
旗袍的潮流變遷
讓我們來看看旗袍的潮流變遷:
最早的旗袍是清朝滿族女子的服裝,有單、夾、襯絨和絲棉袍之分。其特點是腰身寬松、平直,袖口寬大,衣長及腳。到了二十年代,旗袍開始普及,但與清末沒有多少差別,不久后袖口滾邊改窄。三十年代旗袍受西方短裙的影響,衣長縮短,袖口相應縮小,比以前更稱身了。
到了三十年代中期,旗袍盛行,衣長加長,兩邊開高叉,腰身緊繃,顯示女性的曲線美。四十年代,旗袍式樣趨向于縮短衣長,減低領高,袖長短至肩下2-3寸,甚至沒有袖子,外形如流線型。近年來,在三、四十年代的基礎上,旗袍的改良加入很多現代設計元素,不同的設計師有自己不同的表現方法。主要表現在下擺的變化,有A式的、不對稱的、拼圖式的等等,還有就是加毛邊。
旗袍,逐漸成為一種國粹
旗袍風行于1920年代,卻是脫胎于清代滿族婦女服裝,由漢族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。沒有哪種服裝能像旗袍那樣將女人的嫵媚典雅、雍容華貴體現無遺。像電影《花樣年華》中張曼玉身穿旗袍的二十多種扮相,不知迷倒了多少人。
而今,無論是青春少女的青澀,還是中年女人的風韻,旗袍總能穿出百樣風情,老少通吃,歷久彌新。旗袍,逐漸成為一種國粹。在1920年代至1940年代末,中國旗袍達到了鼎盛時期,它從剛開始的直身無腰,改變了很多次,如領子的高低、袖子的長短、開衩的高矮,使旗袍徹底擺脫了老式樣,改變了中國婦女長期以來束胸裹臀的舊貌,讓女性的體態和曲線美充分顯示出來,正適合當時的風尚,為女性解放立了一功,還一度成為中國新女性的典型裝扮。
穿旗袍的女人,風情萬種
女人是感性的,穿旗袍不僅僅是為了一種視覺上的享受,更多的是尋找一種做女人的感覺。旗袍是女人的精靈,它緊貼著女人的身體,如同發絲一般了解女人的肌膚,懂得女人的心。女人喜歡旗袍,因為它在一寸一厘間揣摩出女人的婀娜之心,那一排葡萄扣下鎖住多少青澀的漣漪,那絢爛的色彩能在水中散成綺……與其說穿旗袍的女人懷舊,不如說穿旗袍的女人感性。女人如水,性情柔韌卻無形,旗袍如絲,質地滑潤而可塑。
穿旗袍的女人是立體的女人,旗袍里深藏著脈脈的情思,女人穿上旗袍或是為了感受一種從肌膚到靈魂的撫慰,或是為了感懷一段心靈深處的回憶,或許是為了思尋一番莫明的憂郁和傷感,抑或是體味一把剪不斷理還亂的古典情愁。
旗袍用細膩的筆挑剔地勾畫著女性的玲瓏曲線,用絢爛的色彩隨性地粉飾出一道人面桃花相映紅的絕妙風景。旗袍的內斂是遮蔽,從領口一直遮蔽到踝骨;旗袍也張揚,旗袍的張揚不是暴露,卻是泄露,春光乍泄,一條岔從腳踝裁開到腰桿。因為遮蔽而隱秘,因為泄露而增添了想像。令女人大大方方示人的,是美目巧盼;被裹住的,是女人的豐臀細腰。挑逗,而不透明。
一個穿著旗袍的女人行走在路上,一定是徐徐款款的,款式的款、徐娘的徐,臉上寫著風韻,腿側高岔里飄著風情。舒服、安逸,“風”和“情”,那就是旗袍飄動的下擺,兼容了靈和色。
發表評論